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、优质化。今年初策划开展的“廉政文化进社区”活动,将快板、舞蹈、三句半、小品及闽南方言戏曲等系列精彩主题节目送到了群众“家门口”,吸引了近千人次观看。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喜闻乐见的艺术,让广大老年朋友一个个伸出了大拇指由衷夸奖。同时,街道还通过培育精品文化服务项目,构建全域共享文化服务网络,让文化惠民延伸扩展,其中精选的“场场优秀影片放映”活动,也让不少老年人感慨,街道政府这种送文化进社区的方式很接地气,让他们重温了小时候扎堆看电影的无限欢乐。
二是文化活动载体特色化、多样化。在结合辖区居民需求实际的基础上,街道共成立了16支老年合唱队、舞蹈队、五祖拳队、腰鼓队,带动辖区村居民参与到社区日常文体活动中。同时,各村居打造的健身房配备了53个跑步机、按摩椅、自行车等健身设施,还邀请了辖区的6位专业体育教师到社区指导,为老年人量身定做适合他们身体条件的训练计划,推动建设“康乐家园”。并根据现有资源和居民兴趣爱好的差异性,街道还着力组织成立了手工艺品制作、绘画鉴赏等10多个社区老年人兴趣小组,开展系列特色活动。
三是文化体育活动多彩化、潮流化。如今在辖区四个村(居)里,老年人触网、玩微信已经随处可见,这与今年初,街道开展新媒体培训进社区活动息息相关。像老年人参加微信培训这样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在街道比比皆是、不胜枚举。为让老年人老有所乐,新阳街道曾投入10080元,特聘请5名专职教练、4名专职助教,年初,开办街道第二期内容以太极拳和健身气功为主,整合瑜伽动作和舞台韵美的老年“功气球”培训活动,得到各村(居)老年人纷纷热情响应,目前报名者达120名。
【收藏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